建院初期(當年南遷、當年開院)1962年5月1962年5月,根據黨中央的部署,農墾部部長王震親自下令,從八五0農場調一個醫院和一些醫療設備支援海南島墾區(當時三亞還沒有一個正規醫院),并且要求當年南遷,當年開院。這個醫院由曾任朱德警衛員、張思德的同班戰友、老紅軍許成余為院長。在黨支部書記馮祥、許成余院長等人組成的臨時黨支部的率領下,101名醫護人員,攜帶著3臺顯微鏡、2臺X光機等簡陋設備,整體南遷。醫院在海南島崖縣三亞鎮月川村定點,同年10月1日開院,編為“海南行政公署第三人民醫院”。
1962年10月
海南行政公署農墾局第三醫院在海南崖縣(今三亞市)月川村正式建院開業,隸屬于廣東省農墾總局海南農墾局。
1974年8月
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后,醫院歸屬廣東省農墾總局海南農墾局管理,更名為“廣東省海南農墾三亞醫院”。
1974年9月
農墾體制改革,實行軍墾制,醫院被改編為“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第三醫院”,后又改為“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醫院”,隸屬兵團三師管理。床位增至200張,工作人員212人。
1979年5月
廣東省海南農三亞醫院劃歸通什農墾第一醫院。改名為廣大省通什農墾第一醫院。
1980年12月
醫院遷址,從原址月川村搬遷到三亞市區內。
1985年
廣東省編委(1985)332號文件確定廣東省通什農墾第一醫院為正處級事業單位,床位502張,定員702人。
1988年5月
海南省農墾總局成立后,通什農墾第一醫院歸屬海南省農墾總局管理,改為海南省農墾三亞醫院。
1989年
海南省機構編制委員會確定海南省農墾三亞醫院為正處級事業單位,定編床位650張,定員900人。
1990年
醫院被評為“海南省衛生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1991年5月
海南省衛生廳劃定海南省農墾三亞醫院為三級醫院。
1993年9月
舉行海南省農墾三亞醫院增掛“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銜牌和“海南醫學院教學醫院”掛牌儀式。
1994年6月
農墾三亞醫院與香港亞洲緊急救援中心簽訂定點醫療救護協議,成為亞援救援中心在海南的首家定點醫院。
1995年8月
農墾三亞醫院被國家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評為“愛嬰醫院”。
1996年10月
海南省農墾三亞醫院通過國家三級甲等醫院評審,成為海南省南部唯一一所三級甲等醫院。
1997年2月
海南省農墾三亞醫院舉行“三級甲等醫院“掛牌儀式”。
1999年1月
農墾三亞醫院被國家衛生部指定為“國際緊急救援網絡醫院”。
2004年
醫院建立了互聯網站。同年,農墾三亞醫院先后獲“全國衛生行業紀檢監察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先進單位”稱號。
2006年4月
醫院改制,由海南省農墾三亞醫院與北京同仁醫療產業集團合資組成海南同仁農墾健康有限公司,醫院更名為海南三亞同仁農墾醫院。
2007年12月
醫院終止改制,醫院回歸海南農墾,恢復海南農墾三亞醫院名稱。同年,農墾三亞醫院被評為全國物價先進監測單位。
2012年2月
農墾三亞醫院隆重舉行“國家臨床藥物試驗機構”揭牌儀式。
2013年
海南省農墾三亞醫院被海南省衛生廳授予為海南南部疑難重癥診療中心。
2014年 7月
我院醫技外科大樓舉行搬遷啟動儀式。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我院合作建設的生物細胞治療中心實驗室正式掛牌。
2016年
3月,醫院整體移交海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8月,我院被海南省衛計委授予海南省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海南省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
9月,海南省衛計委授予我院為省級核輻射應急救治定點醫院、;
2017年
1月13日,我院正式更名為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隸屬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為正處級公益二類事業單位。
6月26日,我院在省內率先實施藥品采購“兩票制”、率先運行DRGs項目
8月1日,醫院成立疼痛脊柱微創中心
8月9日,省三院成立院前準備中心
9月13日,省三院核醫學科開科
9月14日,省三院棚改二期職工保障性住房1號樓順利封頂
2018年12月
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入選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醫院;胸痛中心正式獲得國家級認證。
2019年3月
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正式整體移交給三亞市政府管理,更名為三亞中心醫院,保留“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的名稱。